一之濑琴美一之濑琴美  2020-09-09 12:00 吾宅社 隐藏边栏 |   抢沙发  97 
文章评分 0 次,平均分 0.0

僵尸电影起源于社会的批判性,从导演乔治罗梅洛开始,僵尸的横行总是跟人性的黑暗有关。随着时代的演进,僵尸电影有了许多变化,甚至喜剧僵尸电影成为一个明显的类别。从古代到现代的列车上,都有独特的观点诠释。

《逃出立法院》乍听之下是一个很前卫的概念,但创作者选择与现实保持了安全的距离,使得剧情失去了关键的重量,立法院这个地点真的只是个噱头。由于跟现实保持太过于安全的距离,只能用刻意的笑哽支撑起喜剧片的厚度,但因为太用力又太刻意,让整部电影的影响力被限缩在特定的族群。

《尸速列车》当时被一些重度僵尸迷批评尺度不够,但以大众的角度而言,这是一部很成功的僵尸电影,在刻意减少血腥场面的状态下,讲了一个很动人的亲情故事,若一般观众因此对于僵尸题材有了兴趣,就会想挑战尺度更宽一点的僵尸作品,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。 《逃出立法院》相较于许多僵尸电影,口味也算是清淡许多,但毫无秩序的次文化堆叠,无形间形成了一种门槛,电玩哽与动画哽成为整部电影最主要的喜剧元素,若抽离了这些元素,《逃出立法院》就失去更多扎实的内容。

另外《逃出立法院》过于饱满,剧情上过于拥挤而躁动,配乐也几乎塞满每个隙缝。即便是昆汀塔伦提诺电影里有许多血浆飞散的片段,但还是有其他妙语如珠甚至到有点废话程度的对话,用比较冷静的桥段去酝酿之后血腥大爆发的情叙。当番茄酱过于浓稠,那只会适得其反,令血腥失去原本的乐趣。 《逃出立法院》一开始就规避了现实政治的议题,台词上更无法发挥冷嘲热讽的趣味。

《逃出立法院》票房低落不全然是只限定于 B 级电爱好者的关系,甚至 B 级电爱好者都不见得能接受这部电影。要血腥但做不到极致,尺度上有些不上不下,黑色喜剧也不够高明。
某种程度来说,好的喜剧是在「伤口上洒盐」,用荒谬的方式呈现人民水深火热的处境。 《逃出立法院》再使用大量二创梗的状况下,严重稀释了锐利的批判性,而且风格无法完整的被统一,彼此的笑料无法串接成巨大的喜剧效果,所有的二创梗产生了不太协调的冲突感。

本文来自一之濑琴美,不代表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果这篇转载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!

一之濑琴美
一之濑琴美 关注:0    粉丝:0
探寻真理之人不可心怀傲慢,不可嘲笑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奇迹,不可回避这个世界的美丽。

发表评论

表情 链接 私密 格式 签到

扫一扫二维码分享